河北省邯郸市
马头镇车骑关史料
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
一 概述由来
车骑关,古属磁州,位于磁州贺兰山东麓之上,北邻牤牛河(古称贺兰河),南部为冀南新区(邯郸高新区)驻地。
相传汉代有一位车骑将军在此把关而得名。
还相传在北宋时期,辽兵大举南下,进犯中原,杨延昭(杨六郎)便率领众多人马在磁州和峰峰交叉外设关口抵御辽兵。经数天激战,杨家将特制的战车抵挡了辽兵的利箭,辽兵被杀得人仰马翻,仓皇而逃。杨六郎为保卫宋朝的领土,立下了战功。于是,后人称杨六郎把守的关口为“车骑关” [^1] 。
以上传说难以考究,然据《读史方舆纪要·卷四十九·磁州》 记载∶“车骑关在州北三十里。路通直隶邯郸县,自邺趣河北,车骑往来,往往取道于此,因名”。现存旧迹为明弘治年间章启所筑,以守扼塞,并设有车骑关巡检司[^2]。
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
二 人文历史
磁州贺兰山东麓起于车骑关。此地是古代南北官道的重要关口,常年车骑往来不绝,不少文人墨客﹑达官显贵在此留有诗篇可传,如“明朝第一诗人”湖广按察使高叔嗣《行至车骑关河南界尽处与亲知别》﹑明朝内阁首辅夏言《入车骑关》﹑明朝江西布政司参政郭谏臣《邯郸早发抵车骑关漫兴》﹑明朝兵部郎中刘黄裳《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》﹑清代著名文人安徽巡抚王汝璧《过车骑关》﹑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《车骑关》﹑清代诗人佟世思《车骑关》﹑清代乾嘉学派代表钱大昕《晚抵邯郸》﹑清代工部右侍郎黄廷用《渡关》等。文史界有学者佐证南宋名将岳飞所作的千古名篇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便出于这片地带。 [^3]
解放战争时期,车骑关作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司令部所在地(陈锡联任司令员),在策动国民党高级将领高树勋率部进行邯郸起义的过程中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[^4]
车骑关东北部有西汉“黄肠题凑”石室大墓(“黄肠题凑”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最高等级椁室),为邯郸市市级文物古遗址。[^5]据考古学者推测,墓室主人可能是西汉赵共王刘充。[^6]
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
三 历代记事
1. 章启奏设巡检司
车骑关巡检司,在州治北三十里,明洪武十四年知州章启奏于车骑关设巡检一员,弓兵五十名,创立廨署,围以土城,今缺裁,廨署废,城墙残缺,两门尽圮。康熙四十二年知州蒋㩴因其旧址重建砖门二座,上各创瓦房三间,墙垣尽行修整屹然严关矣。(《磁州志》)[^7]
﹍ ﹍ ﹍
2. 巡检鞠躬尽瘁
王珬,永乐间县学生。赴岁试,试牍脱写命题,置末等,例黜名充吏,遂入保定卫供职∶期满,授河南磁州车骑关巡检。磁当直﹑豫之交,为南北孔道,冲苦多盗。珬服官勤毖,孜孜察缉,南连彰德,北抵邯郸,百余里内,盗贼绝迹,竞以勤事死。(《雄县乡土志》〔清〕 刘崇本编)[^8]
﹍ ﹍ ﹍
3. 府君责备太守
嘉靖十年,太守武功盘粮于磁。仓颓废,屯谷府君殿内。武公至车骑关,午倦假寐,府君责之曰∶“子为民主,不仓廪是修,而假我之殿庭耶,我亦何所容身乎?”公觉感异,即建仓具牲醴祷焉。(《崔府君祠录》〔清〕郑烺 [^9] ,备注∶该记载是崔府君(崔判官)显应传说。太守因粮仓失修,屯粮于崔府君庙,被崔府君托梦责备)
﹍ ﹍ ﹍
4. 滏水溯源立碑
州西闸因上闸拦水灌溉,曾和下游与商船多次发生矛盾。清顺治三年(1646年),永﹑邯控告,说滏水来自山西沁县,磁州人民不应拦堵,要求开放西闸,后经河北道苏红祖调查,认为永﹑邯控告不是事实,为绝以后纷争,在城东北车骑关村立石碑,说明滏水由磁发源,磁州人民应当用河水灌溉,下游不得再起争端。顺治五年(1648年),磁州守高翼辰为了解决农商争执,本着两相照顾,曾立石碑规定水期,自此以后,从二月至九月上闸蓄水灌田,十月至正月开闸放水,以便商船运输。[^10](备注∶州西闸,位于磁州镇西槐树村附近)
﹍ ﹍ ﹍
5. 巡抚捐资建邮亭
磁州地处河南﹑河北的交通要冲。地方志载,磁州方域“袤七十里,广六十里,为豫省门户。驿路通京畿﹑陕西﹑湖广﹑广西﹑云南﹑贵州”。京汉铁路未修筑之前,所有官厅公文的传递﹑仕宦的往返,都需途经此道,为冀豫之咽喉。
公元1685年,时任河南巡抚大中丞王日藻捐资,在磁州官道重修了四座邮亭∶一在城南十里西陈里,二在城北十里备申铺,三在车骑关,四在小张儿庄。邮亭内建有客房﹑茶棚﹑车马棚等。当时招募僧人在此居住,分配给他们百亩良田,通过耕种所得,供应旅客茶饭。邮亭内常年点燃着长明香灯,长途的倦客望之如归,茗饮解烦,胜似甘露。
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磁州知县蒋擢重修邮亭,仍招募僧人耕种,粮系捐俸代纳。用耕种所获,以供香火。蒋擢还捐资免费供应茶饭,用以犒劳旅客和士卒。[^11]
﹍ ﹍ ﹍
6. 知州重建濯缨桥
关北的贺兰河旧有小石桥,至康熙四十二年(公元1703年)知州蒋擢重建大石平桥,名“濯缨桥”,长5丈,宽1丈5尺。[^12]
﹍ ﹍ ﹍
7.清朝时设有义学[^13]
磁州义学,一在南关,一在北关,一在城阜才铺,一在王家店,一在车骑关。
﹍ ﹍ ﹍
8. 杨三朝突袭日兵
1940年,时任磁武邯区区干队队长杨三朝,在这一带开展游击战,与地方武装配合,组建了“闪电突出队”﹑“便衣特工队”,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,打得敌人闻风丧胆。同年秋季,日军一架飞机失灵,降落在车骑关西部,他率领5名“闪电突击队”队员,混入围观的人群,突然袭击,将日兵就地消灭。 [^14]
﹍ ﹍ ﹍
9. 引水上岗九连坡
1972至1973年,马头镇大搞削岗造田﹑引水上岗工程。修建上岗管道2000多米,将马头电厂可用废水引至车骑关的九连坡,使车骑关﹑关东洼﹑兴盛村的千亩旱岗地变成灌溉农田。[^15]
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
四 文词拾录
1. 《邯郸少年行》 高适〔唐〕
邯郸城南游侠子,自矜生长邯郸里。
千场纵博家仍富,几度报仇身不死。
宅中歌笑日纷纷,门外车马常如云,
未知肝胆向谁是,令人却忆平原君。
君不见即今交态薄,黄金用尽还疏索。
以兹感叹辞旧游,更于时事无所求。
且与少年饮美酒,往来射猎西山头。
* 注∶磁州贺兰山旧名西山。据《宋史》《济源县志》《嵩山志》《磁州志》等史料记载,宋真宗于景德二年(1005年)召见贺兰真人,继而将“西山”易名为“贺兰山”[^16]。
* 高适(约700 - 765),唐渤海蓨人,字达夫,一字仲武。少贫寒,游长安,失意归,客居梁﹑宋间。后游河西,入哥舒翰幕为书记。历淮南﹑西川节度使,终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侯。世称高常侍。曾三度出塞,以边塞诗著称,与岑参齐名,并称高岑。卒谥忠,有集。[^17]
﹍ ﹍ ﹍
2. 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 岳飞〔宋〕
怒发冲冠,凭栏处﹑潇潇雨歇。
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﹑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靖康耻,犹未雪。
臣子恨,何时灭!
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
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﹑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* 岳飞(1103 - 1142),宋相州汤阴人,字鹏举。农家出身。徽宗宣和中从军,以功迁秉义郎,隶宗泽部下。高宗建炎元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,被夺官。改从王彦,与金兵战于太行山。复随宗泽守开封,任统制。泽死,随杜充南下。四年,败金兵于常州﹑镇江,收复建康。后参与平定李成﹑曹成等割据势力,擢任都统制。绍兴四年,大破金与伪齐兵,收复襄阳等六郡,任清远军节度使。五年,镇压杨么起事。六年,驻兵襄阳,收复洛阳西南部分州县,联络太行山义军。十年,率师北伐,连败金兀术,获郾城大捷,进军朱仙镇。因高宗与秦桧力主和议,一日降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,被迫班师。十一年,受召赴临安,被解兵柄,任枢密副使。旋被诬入狱,以“莫须有”罪名被杀害。孝宗时追谥武穆,宁宗时追封鄂王。有《岳武穆集》。
﹍ ﹍ ﹍
3. 《行至车骑关河南界尽处与亲知别》高叔嗣〔明〕
山河未可尽,行处与春长。
驿路沙俱白,关门柳欲黄。
亲知还自反,离别各相望。
且缓征车发,中心恋故乡。
* 高叔嗣(1502 - 1538), 明河南祥符人,字子业。号苏门山人。嘉靖二年进士。授工部主事,改吏部。历稽勋郎中。出为山西左参政,断疑狱,人称为神。迁湖广按察使。卒官。少受知李梦阳,与马理﹑王道切磋文艺。有《苏门集》。
﹍ ﹍ ﹍
4. 《邯郸早发抵车骑关漫兴》郭谏臣〔明〕
行次车骑关,犹是邯郸道。
鸡鸣夜已阑,马嘶天渐晓。
旌旆风飘飘,川原日杲杲。
行看煖气回,转觉春光好。
新柳绿堪怜,乱山青不了。
天畔送归鸿,陌上闻啼鸟。
游子未归家,故里生芳草。
因想宦游人,驰驱空易老。
* 郭谏臣(1524 - 1580), 明苏州府长洲人,字子忠,号方泉,更号鲲溟。嘉靖四十一年进士,授袁州司理。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,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,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。后内迁吏部主事。隆庆初屡陈时政,多所持正。官终江西参政。所作诗婉约清雅,有《郭鲲溟集》。
﹍ ﹍ ﹍
5. 《渡关》 黄廷用 〔明〕
车骑关前过,人生底事忙。
汴城分省辖,赵国续封疆。
地设重关险,云流五色光。
驱驰成病暍,瞻阙讵能忘。
* 黄廷用(1500 - 1566), 明福建莆田人,字汝行,号少村﹑四素居士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翰林检讨,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,以言官论,出为衡州府通判,累官至工部右侍郎,又被论罢归。倭寇陷莆田,被俘,历五月乃得归。有《少村漫稿》。
﹍ ﹍ ﹍
6.《入车骑关》夏言〔明〕[^18]
玄冬大雪梁园西,
乾坤斡运丰年机。
愿销金甲化农事,
不闻野哭唯邻鸡。
《车骑关用大司马凤麓伍公韵》广平府志版本 [^19]
元冬大雪黄河西,
乾坤默运丰年机。
愿销金甲事农亩,
不闻野哭惟邻鸡。
* 夏言(1482 - 1548) , 明广信府贵溪人,字公谨,号桂洲。正德十二年进士。授行人,擢兵科给事中。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,以议郊祀事受帝知。十年,任礼部尚书。十五年,入阁,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。十七年冬,继李时为首辅,极受世宗宠眷。二十年,为礼部尚书严嵩﹑武定侯郭勋所间,罢。不久,复召入阁,然恩眷不及从前。二十一年,为严嵩所挤,以“欺谤君上”罢。二十四年复原官。时严嵩为首辅,言至,凡所批答,略不顾嵩。未几,河套议起,言力赞曾铣复河套,为严嵩所攻,被杀。有《赐闲堂稿》﹑《桂洲集》。
﹍ ﹍ ﹍
7. 《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》刘黄裳〔明〕
车骑关头石片片,回风卷地击人面。
不平之色我自知,一生空读英雄传。
马挝睚眦壮气销,路逢男子囊大刀。
仓卒之间动人目,已见杀气千尺高。
银碗头盔两马驮,熊腰稳坐白鼻骡。
飞英飒飒紫须短,高准棱棱赤星满。
大白翎饬箭尾长,双鞬绣插兰觔挽。
不言我即借刀观,龙气荧荧横玉鞍。
丈五金环入手滑,斜势入海上弦月。
光铓澹澹照见人,健卒几头背迟发。
我为据鞍一问之,旋近马首前致辞。
义概谦恭道名字,自言邺下材官儿。
十五学刀向侠场,劈山断牛刀不伤。
二十比试任父职,趋役军府空仓徨。
茸茸此生二十五,功名不建黄龙府。
今年抚台檄点兵,两班皆作防秋行。
主将给我兵三千,今往密云前备边。
我闻此语长叹息,下马殷勤如故识。
细观非但骁猛人,雅毅深沉具胆力。
庙堂握算计太疏,开府畴边谋叵测。
古来此辈称神物,百万之中不一得。
何有天将不知御,远戍渔阳从此去。
草中猫虎俱不分,亦复排边同一处。
王郎王郎莫泪潸,我亦南归尔度关。
倾盖意气竭漳水,平生交结轻泰山。
各把猿肱意更亲,早晚自爱英雄身。
云龙风虎知有会,丹青图画红麒麟。
* 刘黄裳(1529 - 1595), 明河南光州人,字玄子。刘绘子。万历十四年进士,官兵部员外郎。受命赞画侍郎宋应昌军务,援朝鲜御日本,渡鸭绿江,抵平壤,大破日军。录功,进郎中。有《藏澄馆集》。
﹍ ﹍ ﹍
8. 《车骑关》赵湛〔明末清初〕
太行落日暮山多,低岭分关界两河。
百里望乡回白首,半生作客付长歌。
青青烟草迷沙碛,寂寂春林带女萝。
传是信陵符合地,野农耕出古彫戈。
* 赵湛,明末清初直隶永年人,字秋水,号石鸥。明诸生。入清不仕。与申涵光﹑张盖等同开河朔诗派。有《玉晖堂诗集》。
﹍ ﹍ ﹍
9. 《赵城十咏 · 其一》郑方坤〔清〕 [^20]
两行驿树碧连天,
击毂摩肩日几千。
临洺关南车骑北,
君看官路直如弦。
* 郑方坤,字则厚,号荔乡,福建长乐玉田镇人,雍正癸卯元年(1723)进士。曾知直隶邯郸县,官至兖州知府。好搜罗文献。有《蔗尾集》﹑《经稗》﹑《五代诗话补》﹑《全闽诗话》﹑《国朝诗钞小传》等。
永年佛山寺山墙也有类似诗题,文字有所差异∶
两行御树碧连天,
击毂摩肩日几千。
临洺关南车骑北,
佛山后墙保平安。
* 传说北宋时,杨六郎曾镇守车骑关和临洺关,将士浴血奋战,时得时失。有术士告言,佛山寺只能修三面整墙,后墙应留缺角,否则赵王城南车骑关御守不住。杨六郎遂纳其言。此故事代代流传,佛山寺院后至今留有豁口 [^21] 。此内容有待考证。
﹍ ﹍ ﹍
10. 《过车骑关》王汝璧〔清〕
尽日颠风不肯停,吹花擘絮满郊坰。
荒荒野色无边白,黯黯春痕未了青。
荦确当关排涧石,蜿蜒引胜接林亭。
黄云瘦马邯山道,长笑仙人唤不醒。
* 王汝璧(? - 1806), 清四川铜梁人,字镇之。乾隆三十一年进士,授吏部主事。嘉庆间历官江苏布政使﹑安徽巡抚﹑刑部侍郎。诗学韩愈,少时曾受沈德潜指点。有《铜梁山人集》。
﹍ ﹍ ﹍
11. 《雪后过车骑关》王汝璧〔清〕[^22]
四野漫汗合,关门锁白云。
农田丰有兆,亭堠静无氛。
壁垒思当日,羊牛下夕曛。
寒皋凭眺处,组练似屯军。
﹍ ﹍ ﹍
12. 《车骑关》伊秉绶〔清〕[^23]
朝登车骑关路长,一骑直上神飞扬。
轮蹄磔柯疲且僵,高同之阻如太行。
邯郸北枕姻莅庄,井胫束挟山苍苍。
下马四顾心独得,古来用武兹严疆。
石如鸟卵慎路旁,居民用以为堵墙。
调饥欲煮充鍭粮,夹道萧萧多白杨。
阴虽可藉声凄凉,疾驰快马来溢阳。
堤栽榆柳田麻桑,到城流水荷花香。
* 伊秉绶(1754 - 1815),清福建宁化人,字组似,号墨卿。伊朝栋子。乾隆五十四年进士,改刑部主事。嘉庆初,出任广东惠州知府,铲除掳人勒赎的土匪。后调江苏扬州知府。勘灾必逐户亲阅手记。历署河库道﹑盐运使。以父丧离职,遂不再出。工诗古文,究心理学,尤精书法。有《留春草堂诗》﹑《坊表录》﹑《修齐正论》。
﹍ ﹍ ﹍
13. 《晚抵邯郸》钱大昕〔清〕[^24]
邢赵山川指顾閒,太行千里势回环。
寒云北入邯郸道,落日西衔车骑关。
倦鸟梳翎将就宿,疲牛脱轭自知还。
往来驿吏多相识,尘涴征衫几许斑。
* 钱大昕(1728 - 1804), 清江苏嘉定人,字晓徵,一字及之,号辛楣﹑竹汀居士。乾隆十九年进士,授编修,历官少詹事﹑广东学政。五十岁即回籍,历主钟山﹑娄东﹑紫阳书院讲席。精研经史﹑金石﹑文字﹑音韵﹑天算﹑舆地诸学,考史之功,号为清代第一。有《廿二史考异》﹑《十驾斋养新录》﹑《元史艺文志》﹑《元史氏族表》﹑《恒言录》﹑《疑年录》﹑《潜研堂集》等。
﹍ ﹍ ﹍
14. 《初五日车中作》张问陶〔清〕
六尺骡车好闭门,远山颓淡了无痕。
九龙古道迷沙雨,一雁晴空下杜村。
人到邯郸防恶梦,客游燕赵感私恩。
停骖欲问相如里,车骑关前落日昏。
* 张问陶(1764 - 1814), 清四川遂宁人,字仲冶,号船山﹑药庵退守,又自号蜀山老猿﹑老船。乾隆五十五年进士。授检讨,改御史,再改吏部郎中,出知山东莱州府。以忤上官,称病去职。卒于苏州。诗称一代名家,沈郁空灵,能自出新意。亦工画。有《船山诗草》。
﹍ ﹍ ﹍
15. 《车骑关》佟世思〔清〕[^25]
匹马盘青嶂,行来车骑关。
遥天界河影,秋草没秦山。
地澜飞鸿集,时清堠火闲。
回头望乡国,心逐片云远。
* 佟世思(1652 - 1693), 清汉军正蓝旗人,字俨若,又字葭沚﹑退庵。佟国正子。荫生。康熙二十六年授广西贺县知县,调思恩。少有才名,以作诗﹑饮酒﹑不说谎三事自喜。有《与梅堂遗集》﹑《耳书》﹑《鲊话》。
﹍ ﹍ ﹍ ﹍ ﹍ ﹍ ﹍
参考资料
- [1] : [《新区这些村名的由来·马头镇》·冀南新区管委会·2021年05月03日]
- [2] : [《磁州志》卷十三〔清〕蒋擢 著·康熙间刻本·第3-4页]
- [3] : [《岳飞“踏破贺兰山缺”之贺兰山在邯郸磁县》·河北新闻网·2016年07月08日]
- [4] : [《国民党将领10次大起义》张明金·黄河出版社·2008年01月]
- [5] : [《穿越绚丽历史时空∶见证燕赵大地灿烂文明河北考古60年》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·2010年06月03日]
- [6] : [《略说车骑关1号汉墓的墓主人》·乐庆森﹑毕蕾﹑薛胜利·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·2014年03月]
- [7] : [《磁州志》卷一至卷五]
- [8] : [《雄县乡土志》〔清〕刘崇本编·王旭龙点校·河北人民出版社〔2017〕第46页]
- [9] : [《杭州文献集成》王国平主编·第1册之《崔府君祠录》〔清〕郑烺·杭州出版社·2014年06月·第851页]
- [10] : [《滏阳河灌区志·州西闸》灌区志编纂委员会编·1999]
- [11] : [《筑梦邯郸》刘习深主编·邯郸市老教授协会文萃〔2014〕第81页]
- [12] : [《邯郸之谜(下册)》名城邯郸·2001·第463页]
- [13] : [《畿辅通志》卷二十九《义学》〔清〕唐执玉·修〔清〕陈仪·纂·雍正十三年刻本·第21-22页]
- [14] : [《邯郸现代名人》刘裕民主编·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〔2007〕第413页]
- [15] : [《邯山区志·农田水利建设》1991·第116页]
- [16] : [《岳飞<满江红>中“贺兰山”在哪里》·光明日报·2016年07月06日]
- [17] : [《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》]
- [18] : [《桂洲先生文集》卷十三〔明〕夏言·万历三年刊本]
- [19] : [《广平府志》卷十一〔清〕吴谷·纂修·乾隆十年(1745)刻本·第26页]
- [20] : [《蔗瓦诗集》卷七〔清〕郑方坤·乾隆元年(1736)刻增修本]
- [21] : [《河北省邯郸市佛山寺》·百度百科]
- [22] : [《铜梁山人诗集》卷第十七〔清〕王汝璧·光绪二十年本·第3页]
- [23] : [《留春草堂诗钞》伊秉绶·广州秋水园刊本·嘉庆十九年(1814)]
- [24] : [《潜研堂诗集》卷七〔清〕钱大昕·光绪十年龙氏家塾本·第7页]
- [25] : [《与梅堂遗集·耳书·鲊话》〔清〕佟世思·清康熙四十年佟世集刻本]